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就业创业信息网欢迎您! [管理登录]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 > 职前指导 > 正文
大学生职前准备规划
2021-11-09 09:03:10   来源:   点击:    编辑:wangna
就业是大学生迈向职场的第一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需要你撸起袖子加油干,来换取自己大学的光阴和付出。有的时候,影响学生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学业成绩是否优异或实践经历是否欠缺,而是职前的自我准备。为此,我们从毕业生实际需要出发,主要从心理、思想、知识、能力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心理准备 毕业生择业的过程既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要使自己在竞争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就必须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1.培养求职意识 大多数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就读时,在学校和专业等问题的选择上存在着多种情况,尤其是对专业的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录取可能性,有的是受当时社会热点的影响而随波逐流,还有的是家长、中学老师以及亲朋好友建议的,有些则是因为分数不十分理想而被调剂录取的。因而,从总体上来讲,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及将来所能从事的工作等问题都处于困惑状态。等到即将毕业,尤其是面临择业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更难以适应就业制度的变革和人才市场的竞争。为了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步伐,大学生必须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注意搜集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关于本专业的用人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或目标。 2.树立竞争意识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拥有了一定的择业自主权,用人单位也同样拥有了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意识无疑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上机遇往往只偏爱那些具有竞争意识的人。今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依靠人才市场来调节。因此,在求职前要积极调整自己的竞争心理,树立竞争意识,以便在求职择业的激烈竞争中取胜,以利于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施展自己的才能。 3.增强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青年人趋于成才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青年个性发展和心理成熟程度的集中体现。只有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人,才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并且把握好自己;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并且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很显然,培养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毕业生取得择业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 案例分析 小丁和小李是同班同学,两个人同去某公司应聘,结果成绩略逊的小李反而被录用了。原因是小李自认为平时就不如小丁,与小丁竞争,希望不大,因而面试时心情平静,轻松自如,发挥正常;而小丁面试时过于急躁,急于表现,非常紧张,最后遭遇淘汰。 4.增强抗挫能力 大学毕业生择业本身既是一次主、客观互相碰撞的过程,又是在择业的竞技场上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请记住,一次不成功,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大学生要永不言弃,要有为了梦想去奋力拼搏的勇气。 (二)思想准备 对于即将走向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讲,改革在给他们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大学毕业生要在就业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1.要自觉适应社会 自觉适应社会,一方面要了解改革给社会带来的新变化,了解改革向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以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另一方面要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以使自己正确地选择就业目标,及时调整工作志愿。 2.要正确认识自我 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大学毕业生都想找到一种称心如意的职业,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怎样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呢?这首先就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少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我想干什么”或“我愿意干什么”等,而很少认真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客观地考虑目前“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因而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择业前的思想准备而使自己陷入误区。所以毕业生在求职前要对自己的能力、特长等方面有个清晰的认识,而后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职业,为成功择业打下基础。 3.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条成材的途径。大学生初入工作岗位时,很可能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还不十分理想,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艰苦的奋斗来创造业绩,以改变周围的面貌。作为用人单位,更喜欢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大学毕业生,也更愿意将其培养为本单位的中流砥柱。 4.要脚踏实地 大部分毕业生的生活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长期以来,他们在家有父母亲照顾,在学校又有老师管理,尽管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逐步学会了生活方面的自理,但社会与学校之间毕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所以大学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一定不能过于心高气傲,而要放下架子,甘心去当小学生,并且要正确对待专业对口问题,从普通的工作岗位干起,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虚心地向年长者、向有经验者学习,逐步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三)知识准备 用人单位在考核、挑选毕业生时,不仅重视应聘者的专业水平,而且还十分重视应聘者基础知识面的广泛性、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甚至还有应聘者的社会知识等。所以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注重择业前的知识准备。 1.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是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同社会上其他人员相比、大学毕业生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知识、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所以才得到了社会的欢迎。临近毕业,尤其是随着就业目标的确定,大学毕业生要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活动,进一步查找自己在知识积累、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抓紧时间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根据社会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以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2.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大学毕业生要将多年积累起来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围绕自己既定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使其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可协调发展和更新的动态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积累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还可利用高等院校有利的学习环境,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以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 (四)能力准备 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培养能力和提高技能的基础,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条件。而大学期间的学习,关键是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毕业生要在就业前做好能力准备。 1.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是大学毕业生起码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不仅使自身能够生活得有条理,可以应对一些突发困难,而且也为自身打下了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坚实基础。社会毕竟比学校要广阔得多、复杂得多,如果一切都唯别人是依,那就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2.系统的学习能力 这是大学毕业生获取新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科学、新技术的一种能力。它主要是指自学能力,具体包括: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调节学习计划的能力、查找图书或检索信息资源的能力等。系统的学习能力,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保证。 3.实际动手能力 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自身才能和作用的发挥。所以,大学毕业生必须着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要知道,一个人如果学术功底很扎实而动手能力却不强,那是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 4.沟通与协调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复杂。大学毕业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各种各样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做到既不损害有关原则,又能促进事业的成功,这的确是一门极深的学问,每个毕业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大学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学习能力和专业方面的技能,而且还需要有较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等。 5.组织管理能力 这是指为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而去制订相应的计划和方案,并为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而进行组织、指挥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周围群众积极参与的能力。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必然要面临大量的管理问题,甚至还可能负责某一方面的领导工作,因而一个人是否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他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 6.开拓创新能力 这是指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精神和物质产品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是以具有满腔的热情、坚强的毅力、一丝不苟的精神、相当的知识、科技能力为前提的,是以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和应用为基础的。大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工作热情高,思想束缚少等特点。因此,勇于开拓,大胆创新,这是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适应职场
下一篇:大学生职前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