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更多》
友情链接
您的当前位置: 合财主页 > 团委 > 实践教育 > 正文
我校设计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寻红色足迹、深入调研新乡村
2021-09-16 10:46:12   来源:设计学院团总支   点击:    编辑:twgl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在生动的“大思政课”熏陶下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学院设计学院“设计青年心向党”实践团队7月13日来到大通区上窑森林公园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面积900平方米,二层结构。陈列馆陈列以国歌为序曲,长城为背景,新四军华中抗战为主线,铜像为特色,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新四军抗日斗争的辉煌历史,警示人们居安思危,永远记住先烈,永远不忘革命历史,永远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

新四军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八年抗战,新四军指战员伤亡8万多人,其中团职以上干部328人,军师旅干部12人。在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内,陈列了12位牺牲旅级干部的半身像。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主力部队21万人,地方武装9万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的庞大武装,并且建立了8块根据地,是我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当时的淮南地区,也有新四军的活动。在大通煤矿,由地下党组织,100多名矿工参加了新四军。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现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在新时代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鼓舞和启迪更多的人跟着那些闪光的脚印奋勇前进。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心灵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寻红色历史 忆峥嵘岁月

在淮南有这样一个地方,用森森白骨诉说当年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用屈辱的历史警示世人为建设更好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2021年7月14日,“设计青年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第二站来到了安徽省淮南市大通万人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淮南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始建于1968年,全馆占地面积约31571.24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展室面积约2400平方米。教育馆现对外开放的展览有教育馆概述、日寇侵占大通期间布局沙盘、矿工生产生活用品用具、日寇残害矿工刑具、大病房概况、三条白骨大坑等。

全体人员依次参观了日军入侵、矿山沦陷、以人换煤、血腥统治、抗日战争等展厅。每一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展现矿工苦难工作场景的泥塑、破旧的历史文物、令人惋惜的遗骸,真实再现了日军侵华、残害矿工的滔天罪行。

忘记历史就是对国家的背叛!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精神。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情系敬老院 志愿暖人心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在酷热夏日为老人们送上一份夏日的关爱,合肥财经职业学院设计学院“设计青年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于2021年7月15日前往淮南市田家庵区福寿轩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们,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感受青少年的朝气和社会的温暖。

敬老院周围环境很安静,因为参与的志愿者有八个人,所以怕打扰到老人休息,我们便提前与敬老院管理人员沟通,得到允许进入以及确认老人们没有在午休后,志愿者们才拎着礼品有序的进入屋内。我们和老人们促膝长谈,原本沉寂的房间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敬老院。

老人们是经过岁月风霜的人,有很多过去的故事对后辈们讲述,同学们认真的听着老人们的故事,他们感慨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他们感到很高兴,每一位老人都感到无比满足。老人们说有了这些好孩子的陪伴,感到不孤单了。大家在与老人们的相处之中,感受到了老人对于亲情以及来自社会的关心的渴望。老人们说有了这些好孩子的陪伴,感到不孤单了。大家在与老人们的相处之中,感受到了老人对于亲情以及来自社会的关心的渴望。
志愿者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对老人体贴备至,将他们当做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来对待,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志愿者的体贴让爷爷奶奶们很感动。交流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老人听力较弱,导致交流产生一些障碍,志愿者弯腰凑近去跟老人们交流,使艰难的沟通变得容易许多。
时间过得很快,要离开了,老人们红着眼眶,恋恋不舍,虽然相聚十分的短暂,大家却结下了深深的感情。

这是一次爱心之旅,更是对人心的洗礼。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更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树立本次活动中我院志愿者们不仅为老人们带去关怀和温暖,更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与目的!

圆中华复兴
深入调研新乡村

7月16日的淮南酷热依旧,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四站仍如期进行,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于淮南市上窑镇展开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康社会下新乡村的变化,我们锁定淮南市上窑镇,来揭晓城市中乡村不一样的风采。

1. 展开讨论
团队成员通过查资料和亲自实践,对所调研的村落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并且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新农村的实施效果”展开了讨论。
2.
查阅资料

3.四处走访

 

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收集"上窑镇"的发展历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等,分析小康社会带给人们生活上和思想上的改变,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普及了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联合机制的运行。让我们来看一下,对于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都有何感想吧!
卢姣: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我了解到了许多乡村可能不像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样脏乱。
  它们经过了改造,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眼前。
  它们保留了原有的乡村特色,并将特色宣扬出去,让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实现了乡村振兴,在小康的路上一路前行。
  也让我更加佩服党的领导和国家的优良战略,使我明白改造社会要从基层改造起,要实事求是,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王胜玉:
  怀着一颗热忱与好奇的心,我们将年轻的热血洒在了淮南七月的酷暑天气中。
  为了调研,我们奔走于淮南市上窑镇的大街小巷中;为了调研,我们奔赶于各辆公交车上;为了调研,我们专心往记录这一切的一切。
  这几天的经历,使我成长了,也学习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钮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中去,才能认识国情区情民情,认识自我,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此次调研使我明白了,正是因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巨大努力才推动了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同时也明白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至此,设计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完成。此次活动,促使我校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领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深刻内涵,是一堂极其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政课。“青年学子应肩负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上一篇:我校会计金融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寻红色精神、听初心故事
下一篇:我校建筑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乡村调研、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