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就业创业信息网欢迎您! [管理登录]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 > 求职技巧 > 正文
疫情之下,应届生如何摆脱求职困境?
2021-08-26 09:01:30   来源:   点击:    编辑:wangna
努力帮助求职者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020年6月23日,58同城联合人民网发布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指出“超40%的毕业生已找到工作,50%左右的毕业生在正在找工作”。 其实早在2013年,人社部部长就已经提出“史上最难就业季或再持续五年”。如今看来,年年都是史上最难,那些困扰历届应届生许久的问题,势必还会继续困扰着2021、2022届的毕业生: 为什么找工作越来越难?去一线还是二线?选大公司求稳定还是小公司求发展?做前台岗位还是中后台岗位?选户口还是选薪资?
01 宏观分析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大背景下,求职难度势必处于一个逐年递增的状态。 同一岗位的学历门槛逐年递增,新人的学历水平远高于老人的情况日益明显;新增优质岗位减少,高学历人数增加,竞争越发激烈。 前有腾讯公司的数据分析岗位报录比达到了216:1,再创历史新高;后有算法岗位众神打架,顶会贬值,2020届学生拥有顶会论文仅可获得一张面试门票。 应届生求职依次向下兼容现象明显:清北复交的学生拿顶尖投行、基金的offer受挫,下沉到四大行、政策行总行;人财贸的同学跟着下沉到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总行;其他学校的同学不得不跟着继续下沉。 之前新闻里所说的“北大学子毕业之后当中介”、“硕士学历当阿姨”看似新奇,此后将会逐步常态化。 当前社会提供了一个只要能在所处细分领域拔尖,就能获得集中且优质资源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名校生逐步放下身段,各行各业的服务专业化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硕士生学历正在成为找工作门槛,换句话说,在应届生就业市场,硕士已经不再是“高学历”。 仅仅通过考入清北就能躺着获得比其他学生更好工作的时代逐渐过去,现在的情况是形势更难但机会也更多,名校只是提供了一个面试入场券,究竟offer花落谁家,还要看面试表现。 实际上,尽管当前求职市场仍旧会区分211、985,一本或者双非,但是同一类别中并不会去深究谁的录取分数更高、谁的专业更难考。
02 疫情影响 2020届求职受疫情影响的现象十分明显。疫情下企业缩招和取消春招成了常态,往年的春季捡漏专场基本上没有了,能够收获理想offer的人数直线减少。 尽管部分企业响应国家稳岗促就业的号召,但据一些参与2020年春招的同学反馈,有的岗位可以在不同的渠道挂一两个月,投进去的简历甚至都未被查看过,因此不能寄希望于政策下的补漏机会而盲目乐观。 此外,今年多家地产公司甚至几家国有企业都出现了保留已发offer但内部换岗的情况,且多转换到了偏销售性质的岗位,按以往经验后期将会有不少学生因不堪业绩压力而选择离职。 同时,2020年经历了企业毁约或者口头offer作废的同学不在少数,因此2021届求职也需要牢记“口头offer不轻信”、“求职面试不能轻易停”。 除了公司在毕业前毁约的情况,部分公司也出现了试用期裁员的现象。一般应届生入职,都会有3-6个月的试用期。由于经营受影响,有些公司虽然没有毁约offer,但是在试用期上做起了文章。 央企下属X茂房地产公司分公司去年就出现过试用期辞退应届生现象,团购巨头X团、健身类巨头Xeep、上市公司X大讯飞都曾曝出过试用期辞退应届生现象。  从裁员与流动性角度来看,大型国企确实存在明显的优势。尽管部分国企已正式通知全员降薪,共克时艰,但基本能保证员工的工作岗位。 而互联网等公司不仅仅有着35岁门槛数(大多数互联网仅招聘35岁以下员工),且在疫情下跳槽涨薪的机会也大大减少,由过去跳一次槽涨30%的市场行情转换为了平薪或者降薪跳槽。市场的严峻形势对希望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同学要求越来越高。
03 应届生的求职困境 1. 行业内卷化 越是挣钱的行业越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加入,但行业本身的增长速度跟不上优秀人才的进入速度,于是关注度越高、规模扩张越慢的行业,内卷越严重。 这里面最典型的当属金融行业了,不仅要求本硕学历、性别,对求职者本身的社会资源要求也较高。实际上,大多数普通院校经济类的学生只是去了企业的财务岗位或者银行分支行的岗位。 作为高薪代表的互联网行业,近年来随着行业规模增速的放缓,也开始出现了内卷的势头。在面对内卷化的大趋势,对个人而言,寻找性价比更高的行业与岗位极为重要。 例如学医的同学除了做医生以外,还可以从事医药行研、咨询、医药销售等等。学计算机的也不一定仅盯北京的互联网大厂,国企或银行技术部门的性价比也极高。 2. 一二线配比失衡 每到毕业季“进入北上深”或者“逃离北上深”都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很多硕士毕业生为了获得一个北京户口,不惜接受一个月6-8k的薪资,使得北京求职市场供需进一步严重失衡,学历贬值现象明显。 实际上,除了工作机会以外,一线城市的吸引力本质上来源于这里一流的教育与医疗资源,而享有这些资源需要极高的门槛,例如高额首付的“学区房”、严格的购房政策。 且近两年北京房价横盘但房租飙涨,创投圈融资难度逐步加大也增加了留在一线城市的机会成本。 虽然二线城市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可就业岗位少,对地方学校保护主义明显,但是相比于一线城市,名校学生在二线城市的认可度依然较高。 对于非一线生源,如果能在二线城市考上公务员或者签到一个好国企,不妨考虑去二线城市发展。后续推文也会进一步补充各个城市的高性价比企业,如北京东方资产、南京中电科十四所、武汉铁四院等。 3.疫情对海外留学生的影响 疫情期间留学生不仅面临着如何回国、熬过隔离期的问题,还面临着实习、求职受阻的问题。面对疫情带来的混乱,留学生如何适应国内的求职节奏和进度(规矩)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留学生一方面可以争取远程面试、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前回国用春招试试手。由于国外的实习求职氛围没有国内浓厚,而留学生喜爱的互联网行业招聘又较早,往往在8月份或者9月份已经发完了一批“提前批offer”。 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呢?留学生可以借助毕业时间不确定的优势,多参与几轮招聘,用好自己的应届生身份。以2020年12月份拿到毕业证为例,可以尝试在2019年秋招、2020年春招和2021年秋招投递面试三次,增加求职优势。
04 2021届能做些什么  由于经济复苏需要时间,2021届就业可能刷新史上最难。2020届“失去”了春招,而2021届已经“失去”了暑期,更有可能“失去”秋招。为了能够在求职的寒冬中收获心仪的offer,避免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应该做些什么呢?  1. 快速试错,尽快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 早日确定“求职岗位”是校招中少走弯路的起点,也是“发现自己”的过程。 第一个选择是城市。90%的面试中都会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公司/城市”,甚至会问到个人的婚恋生育情况。这种对大部分学生看似遥远的问题,在面试过程中的提问率极高。因为这是企业分析员工是否稳定、工作意愿是否强烈的一个主要因素。早日确定城市可以大幅削减投递范围,节省精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公司更偏爱本地人?本地人大概率意味着家里有房,不用过于为住房发愁,有更多的精力能投入工作;社会关系在本地,有更高的职业忠诚度和稳定性。 第二个选择是行业。如果想要从事银行业,那券商、基金就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投递了,提前了解银行业的整体信息,明确招聘员工的偏好,准备好银行笔试,面试时凸显自己与银行整体风格的匹配点。 很多学生以为银行只能学金融的申请,事实上银行业对专业限制几近于无,不仅总行招聘了各种各样理工科的专业,分支行更是对各种专业来者不拒。 这两年银行业大举发力金融科技,对于想要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同学来说,除了求职传统互联网企业以外,银行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第三个选择是岗位。腾讯的校招岗位会公布报录比,投资分析师1000多比1,产品经理500多比1。 优质岗位的报录比极高,尤其是经管相关行业,此时人力为了节省时间,会进一步严格控制学校、细分专业、性别、是否为党员等等因素。早日看清自己的可选项、优劣势,与市场竞争难度,针对性的选择岗位可节省较多求职精力。 2.正本清源,了解应届生的求职节奏 从开始找工作那一刻起,焦虑就常伴身边。而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对求职进程没有全局性认知。可以用求职进程表来应对焦虑,做到心中有数。 泛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招聘周期可以参照下表,求职互联网行业的时间进程会比该表早上两三个月;而求职事业单位则会比该表晚上两三个月。  3.事半功倍,发现求职中的“信息不对称” 求职市场是一个信息极其不对称的市场,笔面试技巧实际上包含了太多说不清道不完的细节可,而这些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细节最终却成为了少数人的捷径。 曾经在学校里,我们按照“刷题—纠错—总结”的学习过程,每一个难题都有解答思路,都有正确答案。可偏偏在面试里,没人会给你纠错,甚至你都没有意识到要总结。 面试官与HR不会告诉你拒绝你的真实原因,如果不跳出“标准答案”的思维圈,就会陷入一个自说自话,不懂面试“匹配度”的怪圈。 那么,如何实现提高自己与期望岗位的匹配度呢? 第一点是对内探索发现自己,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什么特点。常见的问题有“选择一线还是二线城市”,“离开北京,有哪些城市可以作为备选”,“选择什么行业和岗位”,这些问题的分析后续将会以专题的形式逐步呈现给大家。 第二点是掌握基本的求职技巧,例如“如何应战笔试”,“面试的核心痛点在哪里”。掌握了上两点就能有一个好的求职开端,减少了因为对恐惧笔试的纠结彷徨,最大程度降低因技巧性失误导致无法面试的遗憾。 第三点尽可能多解单位信息,针对性准备面试。虽然我们仍推荐“海投”的求职方法,但也会更致力于帮助大家发现一些闷声大发财的单位,如东方资产、南京十四所、郑商所、中海地产、微众银行等等。
05 求职客倾情奉献 人生的路虽然长,但紧要处就那么几步,求职就是其中一步。更多求职干货分享,后续将按专题形式进一步呈现:
一、求职干货系列(术与道) 总定位:写给“应届毕业的自己”看的求职干货 求职理念:正三观,揭开求职的神秘面纱,解决求职中的焦虑 行业科普:金融,互联网,地产,央企&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等 求职技巧:问题导向制,看到就能模仿,用了就能加分
二、学长学姐去哪里(体) 主题:学长学姐的求职故事 结构:教育背景,实习经历,证书情况,暑期offer,秋招offer 内容:Q&A,个人自述
三、求职时光机(用) 主题:一年之前,offer收割机的每个月是怎么度过的 结构:每月一篇,日记体例 内容:offer收割机干了什么;当时的心态怎样;对未来是什么打算
四、彩蛋大礼包 1.小肥羊单位一览(彩蛋) 带你发现闷声大发财的好单位 2.行业科普分析 打破光环与谣传,带你见识真正的行业
上一篇:“涝疫”之下找工作难?郑州应届生仍期望月薪一万四
下一篇:小细节大文明 | 求职礼仪篇